全自動酶免儀的應用體會與技巧
上海聯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酶聯免疫吸附試驗(ELISA)以操作簡便、技術可靠、試劑方便易得等優勢,在醫院實驗室中已被廣泛應用。特別是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,ELISA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以及檢測過程的自動化程度得到顯著提高和改善,ELISA從而成為檢測傳染病血清學(病毒性肝炎、艾滋病等)、腫瘤標志物及內分泌等各種臨床免疫指標的主要技術。
隨著檢驗醫學的迅速發展,ELISA將更多地參與診斷、治療及療效的判斷,其技術已從手動、半自動、全自動朝多功能、多用途聯用流水線發展,全自動酶免分析儀正在世界各種實驗室普及。鑒于以上,我院于2002年12月從意大利SEAC公司購進一臺ALISEI全自動酶免分析儀,配以上海科華公司ELISA試劑,經一年的使用、觀察與對比,體會如下:
一、測試程序編輯
ALISEI提供的英文控制軟件,可方便用戶針對每項檢測項目,按其操作說明簡便而具體地進行編程,并可作測試前預稀釋工作編輯;并靈活地對操作步驟加以適當地調整(例:上海科華公司提供的檢測HEV-IgM和HEV-IgG試劑盒,HEV-IgM加樣時只需加50μl血清,而HEV-IgG加樣時需100μl樣品稀釋液和10μl血清,用戶可利用軟件提供的Disp Regent+┄功能使100μl樣品稀釋液和10μl血清一步完成,從而使以上兩項檢測項目的操作步驟達到一致,可以在同一塊微孔板進行測試)。另對于兩種操作步驟相似的測試項目,用戶利用COPY(復制)功能,復制一個源程序并稍加修改,即可得到一個與源程序步驟相似的程序,從而簡便了操作程序的編輯。
另以上海科華公司生產的乙肝二對半檢測試劑(立可讀)為例:如果實驗室當天的乙肝二對半檢測量小于44人份,則占用ALISEI的三塊板;如果多于44人份,則占用ALISEI的五塊板。筆者將HBsAg的檢測程序復制為HBsAg1、 HBsAg2、 HBsAg3,進行人為拼板,即HBsAg-HBsAb為一塊板、HBeAg-HBsAg1為一塊板,等拼為四塊板,這樣就可以在占用ALISEI四塊板的基礎上同一批檢測多至68人份的乙肝二對半。
二、檢測流程圖
每天開機后,用戶按當天的標本量添加病人資料,軟件即自動編輯,進行時間優化管理,zui終生成TMS(時間管理系統)圖。但有時TMS所提供的流程圖并不能使用戶滿意,用戶可以利用軟件提供的SWAP(位置互換)功能,對相應的測試項目的檢測序號進行互換,以期望得到滿意的TMS圖。所以建議用戶在編輯測試程序時,將步驟繁瑣的測試項目序號靠前。
三、防止交叉污染
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北京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測試證明:ALISEI的設計攜帶污染率<1ppm,實際攜帶污染率<0.1ppm[1]。
近一段時間發現,每天檢測結果中乙肝二對半HBsAg檢測板*、第二板條本底偏高。經仔細觀察每天的時間優化管理條帶,發現儀器加樣針分配好抗HCV酶標二抗后,即進行HBsAg顯色劑的分配工作。筆者懷疑是否由于抗HCV酶標二抗的*附著力引起痕量污染。筆者隨即對抗HCV的操作步驟稍加修改:即在加入酶標二抗后,插入兩步洗滌液灌注、沖洗加樣針程序。經過測試,發現乙肝二對半HBsAg檢測板*、第二板條本底偏高問題已得到解決。
當然,筆者認為插入的兩步灌注、沖洗加樣針程序,如果改作*步為終止液灌注、沖洗,第二步為洗滌液灌注、沖洗,效果將更加明確。從以上實驗可以發現,作為檢驗人員,不能拘泥于全自動分析儀所固有的操作模式,應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,使機器更好地為人服務。
四、讀數系統
ALISEI采用的8光纖三波長讀數,去除測試過程中包括微孔板劃痕在內的一切干擾,使結果更準確可靠,zui大線性范圍OD值可達9.0。
五、測試項目
ALISEI除了定性試驗,還可做定量試驗、親和力試驗、過敏原檢測等。
六、不足之處
1. ALISEI提供6塊板、12個項目同時在線檢測,但對于開展多于12個項目檢測的實驗室就凸顯不足。廠方已聽取了廣大用戶的要求,在新提供的控制軟件版本中,作出相應修改:可提供6塊板、16個項目同時在線檢測。
2. 由于目前的一些檢測項目(例:類風濕因子分型檢測)需用OPD(鄰苯二胺)顯色,而OPD顯色液穩定性差,需臨時配制,并需要在半小時內應用;而ALISEI在工作時是全封閉進行。若將此類項目用ALISEI檢測,勢必要在中途將儀器暫停,放入顯色液,這將帶來諸多麻煩。
綜上所述,引進ALISEI全自動酶免儀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,還能節約勞動力,使酶免試驗的質量管理更加規范,并使ELISA的精密度、靈敏度、特異性同時有所提高,能真正實現酶免實驗室的自動化和網絡化。
參考文獻:
[1] ALISEI全自動酶免分析儀質量測試:W(X-040-2001).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北京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.